金剛經關鍵密碼-善性導師講述-
Dettagli canale
金剛經關鍵密碼-善性導師講述-
讀過這麼多的金剛經,可是,要怎麼修? 佛陀所講述的經典,可貴之處是你照著修,就可以有所獲得。善性導師將佛陀如何在生活當中修行,以及其個人怎麼落實修行,而非只是讀經文的方式。如果你修行想突破,如果你想突破你的人際關係,如果你想心靈平靜,如果你想改變,你就更應該好好聆聽本系列的內容。感念恩師 善性導師,於2...
Episodi recenti
35 episodi
合輯26到32
合輯26到32
👉蝦皮賣場請購。
https://buybook.buddhayana.net/yi-yeh/podcast
--
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
合輯14到25
合輯14到25
👉蝦皮賣場請購。
https://buybook.buddhayana.net/yi-yeh/podcast
--
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
合輯1到13
合輯1到13
👉蝦皮賣場請購。
https://buybook.buddhayana.net/yi-yeh/podcast
--
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
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-如來說金剛經,即非金剛經,是名金剛經
從須菩提合掌恭敬而白 佛言:「…世尊!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云何應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開始所展開的《金剛經》,在這裡做了個一以貫之且富...

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-終章前的叮嚀
《金剛經》講到這裡即將結束,此時卻出現了新名詞: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,「四相」之外,佛陀在此提出了「四見」。之前佛陀教我們要「離四相」,要離開外...

一合理相分第三十-一合相者,即是不可說,但凡夫之人,貪著其事
佛陀講經,受者眾生,了義、非了義,端看境界而不可說,這也就是在於:「為證方知」的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。所以 善性導師本於實證來提示修行者:一合相,簡...

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-願解如來真實義
「如來」是佛的十大稱號之一,而即便沒有修學過佛法的人,也都知道孫悟空是逃不出「如來」佛的手掌心!如來如來,眾人耳熟能詳,但問何謂如來?與修行何干?

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-菩薩所作福德,因不貪著而不受
在這一品經文的字裡行間中體會到,不只是眾生應行布施善法,連已證果位的菩薩,依然無窮無盡的修持布施善果。故云:「六度萬行,布施第一」。然而,用滿恆河沙等...

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-關鍵中的關鍵
在不斷耳提面命要「離四相」後,佛陀又提醒說,不但不要用外在的相來看,這樣是不正確、也不可靠的,更重要的是,不可以有「斷滅相」。什麼是斷滅相?有斷滅相會...

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-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
佛之報身有三十二相;「轉輪聖王」也有三十二相,故云:「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」。而這個「觀」,是說眾生在意識心的作用下,以夢幻泡影般的現象,來判斷、揣測...

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-再提離四相
佛陀再度提醒眾生說,佛實際上沒有度眾生!為什麼?別忘了,離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是《金剛經》從頭到尾的叮囑,如果說佛有度眾生,不就著了四相?所以...

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-受持讀誦,為他人說,關鍵在『受持』。
用無邊無際的財寶布施,福德很大,但與「以此《般若波羅蜜經》,乃至於四句偈等,受持讀誦,為他人說」的福德相比,則前者的福德小至無法估量。此外,經文中「受...

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-人間無處不是法
此分開宗明義說: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,善性導師對此不拐彎抹角的直球指出,對「會修行的人」來說,任何法都是平等的,碰到任何人事時地物,或者行住坐臥、語...

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-妙哉,前云無法可說;復曰無法可得。何如?
修行人依法精進而有所得,然而,凡用得失來衡量者,皆身外之物並非自性,然人人自性本自圓滿,卻因妄想執著而生得失。眾生自性菩提始終具足,既然始終具足,何來...

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-那無言無說之境
《金剛經》的道理聽了這許多,佛陀在此提出的兩大重點:「若人言如來有說法,即為謗佛」以及「彼非眾生,非不眾生」,我們是否已能掌握到問題的核心!佛陀到底要...

離色離相分第二十-可知 佛陀說色與相,實非說色與相。
《金剛經》法趣富饒,總在行者以為通曉其義之際,馬上出現繞口令般的:「如來說……即非……是名…….」來打斷修行人的思緒,此刻,讀經時的暢快淋漓,霎時如鯁在喉。...

法界通化分第十九-得清淨・得好意
布施、布施、布施,還是布施!這修行的天下第一關,佛陀不厭其煩的說,善性導師更是直接講明白了,布施是修行路上不可逃避的關卡,這關過不了,就無法逐鹿中原!...

一體同觀分第十八-弦外之音・話外之密
佛陀突如其來說佛有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等五眼,佛陀為什麼突然講起這些?接著佛陀用了複雜繞口的恆河沙之喻,只是為了要說世上有無量的淨土?
...

究竟無我分第十七-「真相」跟你想的不一樣
須菩提再次大哉問:「云何降伏其心?」佛陀以各種舉例,反覆講,就是要告訴我們宇宙究竟的「真相」是什麼?什麼是不動意識?如何達到「降伏其心」的境界?

能淨業障分第十六-就讓經典來幫你
佛陀繼續強調《金剛經》的殊勝之處。佛陀舉例說,在無量的時間之前,自己曾供養侍奉過非常多佛,但這樣的功德還是不及受持讀誦《金剛經》功德來得大,足見此經之...


離相寂滅分第十四-跟著做你也能成佛
聽佛陀講自己的故事!這一分中,佛陀自述過去生中曾被歌利王節節支解的故事,自己五百世前作「忍辱仙人」的景況。在布施之後,佛陀繼續開講「忍辱波羅蜜」。

如法受持分第十三-關於超越你需要知道的
佛陀正式將此經定名為《金剛般若波羅蜜》。於是須菩提問:「云何奉持?」佛陀還是講財布施、法布施、不著四相,一再以「佛說……是名……即非……」的句子來斷我們的識...

尊重正教分第十二-當與佛同在一起
這一分要講《金剛經》及四句偈有多重要,佛陀說要「供養」此經,而重中之重則是要能「受持讀誦」。
供養的真意為何?供養的目的又是什麼?什麼才是「真供...


莊嚴淨土分第十-意識的瀑流
《金剛經》不斷重複心的問題,一再提醒要解決心和意識的問題。佛陀處處點撥,就是要我們不動意識。得法與否?清淨與否?關鍵都在意識,只要不動念頭、不動意識,...


依法出生分第八-超越幸福人生指南
幸福人生哪裡來?從「福德」來。福德又從何處來?在這一分裡,佛陀就要談談福德從何而來?以及怎麼累積?當然還有如何超越「幸福」達到「自在」。
怎麼做...

無得無說分第七-凡與聖的距離
為什麼說「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」是《金剛經》裡最重要的三大重點之一?為什麼說佛陀前面說的都是為了「無為法」?這很重要「無為法」是什麼?怎麼做如...

正信希有分第六-信不信有關係?
法會開始到現在,佛陀說了那麼多,你信不信?佛陀說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」你信不信?這花花世界明明可見可觸可碰,怎會虛妄?信不信,決定了你修行路上的步...



大乘正宗分第三-四相的秘密
修行大秘密,傾囊大公開!佛陀重磅揭開「降伏其心」之唯一正解。不論是誰,或在宇宙哪一個時空,都只有一個方法,那就是要達到無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...

善現啟請分第二-關於心的問題
法會正式開始。弟子須菩提直指核心的提出了修行裡最關鍵的問題:「云何降伏其心?」你的心應該擺在哪裡?這顆經常被外界誘惑的、心猿意馬的心,應該擺在哪裡?由...

法會因由分第一-永恆存在的法會
佛陀即將開始講經說法了。說法之前,佛陀都做些什麼?我們看到尊貴如 佛陀,做的卻是著衣持缽、乞食、飯食、收衣缽、洗足這等「日常瑣事」。為什麼 佛陀還做這些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