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史抬槓第一頻道
Dettagli canale
藝術史抬槓第一頻道
每周二更新!與你聊聊古物,以及認識藝術的歷史與作品~ 合作邀約|1024kpk@gmail.com 如果有想聽的議題,或是心得分享,歡迎至盧老師臉書貼文處留言喔~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ailor.lu.1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Episodi recenti
206 episodi
首次正面回覆聽眾的留言!
今天《藝術史抬槓第一頻道》帶來一集特別節目!
我們要一次回覆這四年來在 Apple Podcast 和 Spotify 上,所有聽眾留下的留言與回饋!
從節目內容...

【看展】走近透納的畫布!幾件必看的經典之作!
延續上一集對「威廉‧透納特展」的導覽,本集我們要聚焦在幾件特別精彩的作品,帶大家更深入欣賞透納如何以光影、色彩和構圖,展現他對自然、歷史與人類情感的獨...

【看展】走進崇高的迴響:威廉‧透納250週年大展導覽
這一集,我們帶大家一起走進「威廉‧透納特展:崇高的迴響—英國泰德美術館典藏」。透納,被譽為英國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,今年適逢他誕辰250週年,泰德美術館也推...

布農舊部落的尋根計畫:拉庫拉庫溪裡的獵場、石板屋與科技考古(Feat.考古學者-鄭玠甫)
上集我們跟著鄭玠甫老師走進山林,看見布農族舊部落的地景與歷史痕跡。這一集,我們要更深入探討一種特別的研究方式——原住民考古學。
原住民考古學不只是...

原住民族舊部落如何進行考古學研究?在群山之間尋找布農族的記憶!(Feat.考古學者-鄭玠甫)
想像一下,要走進臺灣中央山脈深處,光是進山就得徒步三、四天,沒有在地嚮導甚至根本找不到路!這集節目,我們特別邀請到具有豐富山林調查經驗的鄭玠甫老師,帶...

從戰將到傳世寶物,藏在霧峰林家裡的臺灣歷史!
你聽過霧峰林家嗎?這可是臺灣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大家族之一,從清代一路走到近代,深深影響著臺灣的政經與文化發展。
林家人才輩出,像是清代官拜一品、英...


【中國藝術史】古代記者潛入開趴現場!《韓熙載夜宴圖》的現場直擊
這一集節目帶大家穿越回五代十國的時期,揭開中國藝術史上最八卦也最經典的夜生活畫卷——《韓熙載夜宴圖》!
你知道嗎?這可不只是單純的吃吃喝...

金繕與鋦瓷的浪漫修補學(feat. 張睿峰修復師)
你知道瓷器如果摔破了,傳統上是怎麼修的嗎?
不是用膠水黏,而是用「鋦瓷」或「金繕」來修補!
最經典的鋦瓷作品,就是東京國立博物館...



【逛展】當遊戲成為藝術與日常的界面《Loading 載入中》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 第十二屆實習策展
我們每天都在玩遊戲,只是沒意識到。從社群演算法、導航介面,到打卡、刷任務般的生活節奏——遊戲邏輯早已滲透我們的現實。
本集節目從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...

當古畫走出紙面!清明上河圖裡的拱橋,真能蓋起來嗎?(Feat. 藝術史學者─潘昌雨&小幫手)
橋怎麼蓋?沒有釘子靠什麼撐?河道怎麼測?力學怎麼算?這些問題逼出一連串古代工藝與知識的實踐與再發現。
本集邀請南藝大藝術史學系潘昌雨老師,帶我們...

【新書分享】原來展廳燈光這麼有學問?策展路上的第一堂照明課《博物館照明入門》(Feat.臺史博文物修護師─鄭勤思)
各位聽眾,你是不是也曾經有這樣的經驗?
走進博物館,看展的時候總覺得整個展場昏昏暗暗,好像燈泡沒換新的?
其實不是燈壞了——而是有...

【新書分享】《紙上煙雲》在書畫世界中尋找失落的密碼。專業古畫修復知識╳互動式按圖解謎
🎙️ 藝術史抬槓本週開箱一本超有畫面感的小說──《紙上煙雲》 🎨
抽獎活動請見IG專頁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talk.aboutart
你有想過...

一本書,除了內容,還能讀出什麼?臺灣首本書籍裝幀美學專書(Feat.藝術史學者-林素幸教授)
🎙 你知道嗎?一本書不只是用來讀的,還能「看」出時代的痕跡!
在這一集,我們邀請到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林素幸教授,介紹他的新書《美麗的書來自...

【中國藝術史】明朝海禁竟催生東南亞陶瓷時代?安南青花瓷與泰國青瓷大逆襲!
經過這麼多集的探討,我們終於來到鄭和下西洋的最終篇!✨
大家還記得嗎?明朝實施海禁,導致中國沿海的民間貿易全面停擺,平民用的陶瓷器無法...

【中國藝術史】只送不賣!明代官窯青花瓷與鐵鍋都是頂級外交禮!
鄭和的外交伴手禮 🎁🚢——明代官方「總統府禮物」大揭秘!
鄭和的航海隊既然要代表明朝出訪這麼多東南亞、南亞與中東的國家,總不能兩手空空吧?...

【中國藝術史】真的有一個大秘寶?快試試明代黑科技「過洋牽星術」,帶你海上航行不迷路!
這次的節目,帶大家來看看明朝版的Google Map!📍🌊
想像一下,鄭和從南京寶船廠出發,一路航行到波斯灣的忽魯模斯,這可是一場橫跨數萬公里的...

【中國藝術史】鄭和下的西洋其實是南洋?陣容浩大讓後世大臣燒資料求別再出航!
鄭和下西洋,為什麼叫「西洋」?
其實,中國古代的海上航線主要是往南行,但這條路徑又分成東南航線與西南航線兩條路線。🚢
1.東南航線...

EP185 - 新春特別節目,春節看展何處去?
🎉 各位聽眾新年快樂!
今天是除夕夜~龍年揮手說再見,蛇年熱鬧登場!祝大家蛇通廣大、蛇麼都有!🐍✨
不知不覺,《藝術史抬槓第一頻道...

【中國藝術史】鄭和下西洋有驚天大秘密?在15世紀包船朝貢去!
🚢 藝術史抬槓第一頻道全新專題─「鄭和下西洋」!
提到中國航海歷史,「鄭和下西洋」絕對是你腦海中浮現的第一件大事!但你知道嗎?在宋元時期...


【中國藝術史】中國草書其實是一種抽象藝術?我願稱他為唐代波洛克!
一路走過楷書的規整、行書的流暢,我們現在來到唐代書法中最具張力與自由性的藝術形式——草書。提到草書,許多朋友或許在博物館裡看到作品時,總是一臉茫然,沒關...

【中國藝術史】如何達到人筆合一?悲傷時的我沒有極限!天下第二行書—顏真卿《祭姪文稿》
延續魏晉南北朝的優秀書法傳統,唐代書法不僅在楷書上大放異彩,也進一步發展出兼容魏碑鋒利遒勁與南方書寫優雅婉轉的新風貌。唐代的楷書形成了嚴謹的書寫法度,...

【中國藝術史】為什麼小時候書法課都從學習唐代楷書開始?
這一集節目,我們回到唐代,聊聊唐代的書法藝術。
說到唐代的書法,它無疑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。相信許多聽眾小時候的書法課上,都曾臨...

日治時期臺灣還有這種職業?!隘勇都在隘勇線上幹嘛?(Feat.國立臺中教育大學-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鄭安睎主任)
記得學生時期歷史課本提到的「土牛溝」嗎?這條在清領臺灣早期設置的「番界」,用來區分平埔族與漢人生活的領域。雖然到了清領晚期已逐漸廢除,但進入日本統治時...

【中國藝術史】從犍陀羅到敦煌!佛形象的起源居然和古希臘肌肉感十足的雕塑有關!
這一集節目,我們帶大家回到佛教藝術的起點,探索早期佛像藝術的風格與發展。最初期的釋迦牟尼佛像起源於犍陀羅地區,深受希臘化文明影響,因而呈現出剛勁有力的...

博物館 Curator 的日常全公開!馬偕醫師的收藏,線上也能欣賞!(Feat.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─鄭文倩研究員)
在這次節目中,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遠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研究員,鄭文倩老師,來與我們分享博物館工作中的點滴秘辛!
皇家安大略博物館...

【中國藝術史】悉達多是菩提樹下的悟道者,究竟佛教影響華人生死觀有多深。
這一集節目,我們來聊聊中國傳統宗教中信徒眾多的佛教。佛教並非中國的原生宗教,而是一個源自印度的外來信仰,傳入中國已有千年歷史。與一般宗教不同,佛教教義...

【逛展】若要了解臺灣美術史必逛!北美館《喧囂的孤獨:臺灣膠彩百年尋道》
今天要介紹一場不可錯過的精彩展覽:「喧囂的孤獨─臺灣膠彩百年尋道」,正在北美館展出。這個展覽集結了51位膠彩藝術家,展出作品多達146件,涵蓋了我們熟悉的「...

【中國藝術史】粟特人:中國唐代最不容忽視的物流集團!
我們在歷史課本裡經常聽說,唐朝是一個開放的時代,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族群融合,讓大唐對外來文化的接受度非常高。特別是來自西方的文化與商品,在這個時期得到...

【中國藝術史】唐代繪畫的透視法走很前面!中國山水畫就此誕生!
這一集節目我們將回到中國藝術史,帶大家一起探討唐代繪畫中的重要主題——「山水畫」。
在魏晉南北朝時期,山水畫更多地被用作背景場景,並未成...


馬偕醫師竟是神像收藏達人?臺灣百年信仰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!(Feat.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程─李建緯主任)
各位聽眾,還記得小時候歷史課本中提到的馬偕醫生嗎?我們對馬偕的印象,多半來自那張他替人拔牙的老照片。然而,其實馬偕來台灣的主要目的可不是行醫。
...

監獄裡的藝術現象,你意想不到的文化資產傳承場域(Feat. 型男詹姆士主任)
沒想到吧!這一集節目我們要來聊聊「監獄」,而且你可能沒想到,監獄居然能和藝術史產生連結,這是不是很神奇呢?
你知道嗎?台灣的許多監獄透過工藝學習...

【大航海時代】明朝時葡萄牙人傳來的「佛郎機砲」竟是航海王中佛朗基的原型?臺南居然還存有一門!
在古裝電視劇的戰爭場景中,大家是不是經常看到火砲發射的畫面?你有注意過那些火砲是從炮口裝填彈藥,還是從火砲的尾部裝填彈藥嗎?其實,從尾部裝填彈藥的火砲...

重生!澎湖清代海防古砲的修護技術揭秘!(Feat.臺藝大學文物維護研究中心 邵慶旺主任)
各位聽眾,去古蹟區觀光時,有沒有特別喜歡跟那些古代火砲合照呢?你知道嗎,這些古代火砲其實也需要細心保養。
我們一般會認為,這些金屬文物長期置於戶...

【中國藝術史】讓仕女與宦官守護你最長久的睡眠!唐代頂級棺槨—石槨
在前幾集的節目中,盧老師曾經為大家介紹過唐代貴族的墓室設計。這些墓室的盡頭是墓主安息之地,墓主的棺槨由內棺和外槨組成,而唐代貴族的外槨大多是由石材製成...

國道警察一路守護!百年國寶葉王交趾陶洗澎澎!(Feat.臺藝大學文物維護研究中心 邵慶旺主任)
各位聽眾,還記得我們在第62集介紹過的台灣工藝界300年來的第一人——「葉王」嗎?他的交趾陶作品是臺灣工藝的瑰寶,而最大宗的收藏地點就在臺南學甲的慈濟宮。其...